查看详情
“朱医生,3床患者血压又在下降了!”
“好的,我来了!”“这个患者还在持续出血,增加静脉通道,加快补液速度,再联系一下化验室,血配好没有,关注一下尿量的情况,家属哪个做主,我来和你讲一下现在的病情。”
这位医生,他个头不高,但走路带风,反应迅速;他面色平静,但心细如丝,一语中的,这,就是我第一次见他的印象;他,就是我一直敬佩的消化内科主治医师朱晓继。
每天早上,他都会提前来到病区,将床位上的患者浏览一遍,病人的病情变化,最近的检查结果,需要调整的医嘱,下一步的治疗计划,都仔细的记录在查房笔记上。对有疑问的结果,他会反复推敲,一遍遍的阅片,和相关科室沟通,甚至当面去请教。他说,自己肩上承担的,是病人的生命健康,生死攸关,容不得半点差错,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健康所系,生命所托吧。
经过几个月的接触,慢慢发现,对待工作一丝不苟的他,在日常中也不乏温暖和善的一面。
“朱医生,我肚子很饿,很想吃东西”,查房的时候,一位急性胰腺炎的患者和他说,他耐心的解释:“现在腹部的症状比来的时候是要好些了,但还是不能放松警惕,被疾病的狡猾迷惑,目前肠功能还未完全恢复,没有达到开放饮食的指征。我也希望可以让你尽早吃东西,但我们要除恶务尽,不能让它有反扑的机会,所以,我们一起再坚持一下,好不好。”听到他详细的解释后,患者信服的说:“好,好,我一定配合。”走出病房之后,身后传来家属的声音“这个医生水平真不错,态度也很好,在这里看病真的挺安心的”。
“朱医生,我们出院啦,谢谢你了。”
“不用谢,回去保重身体,记得按时吃药复查。”
目送着一个个健康出院的患者,他的笑容油然而生。能看到病人痊愈出院,是我最大的愿望,他总是这样说,9年来,他也一直是这样做的。他说,他忘不了在急诊诊断出主动脉夹层时的庆幸和欣慰,忘不了将消化道大出血的病人从死神手中夺回时的欣喜和激动,也忘不了在竭尽全力后依然没能挽救生命时的难过和心痛。4年前一位晚期肝硬化的病人,在一个多月的住院过程中,每次查房,都不断鼓励他,不管多晚,时间多长,都给他放腹水减轻腹胀,病人也很配合治疗,虽然经过共同的努力,但最终还是离世,走的时候,病人家属千恩万谢,而他在送走病人家属后,独坐一角,郁郁寡欢。后来听他说,这是他心中最理想的医患关系,病人积极配合,医生竭尽所能,虽然结果不是最好,但患者家属心怀感激,医生对生命心存敬畏。
“平时有人给你送红包吗?”我开玩笑的问他。“有啊,但这个绝对不能要,病人的每一分钱都应该花在治病上,而作为医生,如果有了这样的念头,那他作为一个医者的初心就变了,初心要是变了,那他所做的一切,都会偏离了治病救人的方向。”曾经,也有患者偷偷给过他红包,有的老实巴交,有的深谙人情世故,但他都一一退回,当面退不了的,就给他们存到住院押金里面。他说,这样才能心无旁骛,才能无愧于心。
“朱医生,新病人可以接啦”,护士站又传来了熟悉的呼唤,他站起身,走出了门。看着他忙碌的身影,我心里想,这就是我们普通的一位医生,是一位初心不改,恪尽职守的医生,用自己小小的身躯,坚定的信念,为病人撑起一片天。